深圳市司法局党委书记、局长蒋小文参加《民心桥》节目对市民诉求的落实情况
问题一:市司法局在推动律师权利保障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近年来,市司法局围绕律师权利保障方面开展了许多工作:一是推进深圳市律师远程视频会见中心建设。为缓解律师会见难的问题,市司法局联合市公安局等单位完成广电大厦、龙岗、罗湖、宝安、福田和南山6个远程视频中心的启用工作。二是印发《深圳市关于进一步依法保障律师执业权利的实施办法》。2020年7月27日,深圳市司法局联合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深圳市人民检察院、深圳市公安局、深圳市国家安全局、深圳市律师协会印发《深圳市关于进一步依法保障律师执业权利的实施办法》,对律师执业权利保障作出了具体规定。三是推动律师凭“三证”即可查询企业登记内档。市司法局加强与市公共信用中心的沟通协调工作,推动深圳律师凭借律师执业证书、律师事务所出具的《律师事务所调查专用函》及律师签署的《企业登记档案查询承诺书》便可查询企业登记内档。四是构建良性互动法律职业共同体。市司法局推动最高人民法院第一巡回法庭与深圳市律师协会于2022年5月26日签署《关于建立良性互动工作机制的备忘录》,在建设法律职业共同体,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上又迈进一步。
问题二:想了解远程公证的流程。
公证是一项具有非常高证据效力的法律服务,一般情况下,需要当事人到公证处和公证员亲自面见后才能办理。为解决远在海外的当事人无法回国亲自面见公证员办理公证的难题,自2020年起,在司法部和外交部的共同试点下,推出了海外远程视频公证服务。深圳作为试点城市,目前前海公证处、深圳公证处、南山公证处、盐田公证处、罗湖公证处共5家公证处都可以实现海外远程视频公证。根据听众所述情况,目前美国芝加哥、纽约和华盛顿三家使领馆都可以预约办理相关服务,在使馆工作人员和公证人员的共同见证下,当事人在国外签署委托书后,可寄回国内公证处开具公证书,其效力和现场办理是一致的,最终可以实现处置房屋的需求。
问题三:想咨询河套合作区的法治保障。
正在推进中。一是积极协助市人大出台深圳园区条例。目前市人大正在牵头推进立法工作。二是制定河套法治保障实施文件。市委依法治市办正在组织起草《深圳园区建设发展法治保障行动计划》。三是探索构建衔接香港、接轨国际的规则体系。四是推动构建高效便民的法律服务体系。
问题四:企业给员工调岗,发深圳最低标准的工资,请问这样合法吗?
了解到市民在龙岗区公交公司担任乘务员岗位,因公交车改制成投票,不再需要乘务员,公交公司提出给予经济补偿、双方解除劳动合同等方案,市民不同意。律师解答:这种情况,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双方协商解除合同,公司需支付经济补偿金。如果市民不同意该方案,建议与公司友好协商,协商不成可以向当地劳动监察大队反映情况要求协调;协调中如果有相关的法律问题,可以在上班时间前往龙岗区法律援助处或市法律援助处,当面咨询值班律师,以便更好维权,并把详细地址电话告知市民。同时,市法援处联系龙岗区法律援助处,告知市民相关情况,以便后续更好为市民提供法律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