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党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之际,深圳市教育局在认真学习基础上,结合教育职能职责,将学习成效转化为为民办实事解难题的实际行动,努力建设“让党中央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模范机关。聚焦社会关注和家长需求强烈的课后服务难题,谋实事巧用心,按照《深圳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后服务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分批、稳步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后服务工作,此举得到学生家长普遍称赞。
坚持教育惠民
凸显四个“有利于”
深圳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后服务是一项重要的教育民生工程,坚持政府主导、学校主责原则,要求学校要努力为学生提供安全有序、健康向上、公益普惠、丰富多彩的课后服务,满足学生成长的多样化需求。
《实施意见》明确了学校可以根据不同年级、学段的实际情况,原则上在正常上课日的下午放学后开展1-2课时的课后服务,结束时间不超过18:00。
深圳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
课后服务工作的实施
凸显“四个有利于”
• 有利于解决家长下午“四点半”接送孩子的困难;
• 有利于利用公共资源发展学生的兴趣特长;
• 有利于探索实现小学生在学校完成作业;
• 有利于提升家长的教育获得感。
学校开展课后服务坚持公益普惠原则,按每生每年1000元标准纳入政府专项经费保障,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免费课后服务,学校以及购买服务的校外机构和个人均不得向学生和家长收取任何费用。
当前,深圳各区教育部门、各学校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以教育惠民、服务利民、解忧为民为出发点,抓紧推进课后服务工作,因地制宜地制订和完善各项具体方案。各区教育局依据“四点半活动”试点学校开展成效,推选出小学、初中及九年一贯制学校各一所。深圳市教育行政部门分片区对31所示范校进行了深度调研,在2021年春节开学第二周率先启动课后服务工作,并召开各区课后服务现场会,推动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全覆盖。
各校调查摸底中,接近95%的家长对开展课后服务有需求且愿意孩子参加服务项目,第一批示范校均能动员90%的校内教师自愿结合个人专长参与学校的课后服务工作。
坚持问需于民
实现家、校、社协同育人
为把好事办实,把实事办好,深圳教育部门开展党建引领攻坚项目行动,围绕课后服务工作推进实施中的难点问题,党组织领导亲自抓,党员骨干带头上,深入基层调研课后服务工作存在的问题,如全面实施的经费投入大、学校组织难度高、教师工作负担较重、引进社会机构存在一定的管理风险等,组织各级教育部门负责人、校长代表、教师代表、专家学者参加了《实施意见》修订工作,认真吸取各类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逐一攻克难题,对《实施意见》进行了完善。
《实施意见》主要就家长和学校关注的服务时间、服务方式、教师负担、学生减负、经费管理、家长参与等内容进行完善,进一步健全保障体系。
一方面
着力满足家长需求,力争课后服务“一举多得”,
另一方面
充分考虑学校的实施条件,避免增加校内教师负担,积极整合利用社会资源、家长资源、退休教师资源,建立第三方专业机构等教育资源引入和管理机制,引导有意愿、有条件的家长参与课后服务工作,实现家、校、社协同育人。
当前深圳的课后服务工作
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 一是由政府主导,财政经费予以保障,明确学校主责,校方主动作为;
• 二是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公、民办学校全覆盖,有意愿参加的学生全覆盖;
• 三是鼓励校内教师参与并合理取酬;
• 四是合理定位:强化自主学习、突出素质教育、安全第一、快乐为王。
坚持便民利民
努力让家长满意、学生喜欢
《实施意见》提出课后服务的内容,学校应有效整合校内、外优质教育资源,可组织开展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和培养兴趣特长的社团活动、体育和艺术活动;也可以开展学生自主作业、自主阅读、自主合作探究与教师答疑等学习活动,将统筹安排教师照看;还可以因地制宜组织学生就近到社区活动中心、少年宫等场所,开展各类参观、学习、训练、体验等活动。
是否参加课后服务,以及参与哪种类型的项目,将由学生和家长根据需要,自主决定、自愿报名,并重点做好以下两方面的保障工作:
一是提升课后服务质量
严格课程审核与遴选,完善过程管理与考核,加强结果评价与展示。各区教育部门、各学校要成立课后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和细则,加强对课后服务工作的监督和质量管理。
二是加强安全管理
落实“一无四有”,即家校无缝对接、服务张弛有度、教师指导有方、出入管理有序、市场监管有力。
课后服务推行后,大多数家长持赞成态度,认为此举能够有效解决双职工家庭孩子放学的接送难题、合理安排学生课后时间,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