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赛单位
深圳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党委
项目名称
坚持党建引领、服务中心大局
为助推深圳高质量发展书写代表履职新答卷
项目背景
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助力深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是代表工作的职责所在、应有之义。
新时代,如何通过党建引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助力深圳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市人大常委会持续探索的重要课题。
项目主要做法
1.坚持党建领航定方向,把准代表工作“方向盘”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贯穿代表工作始终,紧紧围绕市委中心工作,每年制定代表工作计划,召开全市代表工作会议,系统谋划代表工作。换届以来共向市委书面请示报告区级人大换届选举等代表有关工作13件,把代表工作列入常委会党组会议重要议程,结合重点工作对代表工作作出具体部署119次。加强人大代表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代表培训第一课,通过开展“喜迎党的二十大,履职尽责促发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等专题活动,组织学习座谈会、代表履职培训等,常态化推进代表思想政治建设。发挥代表联系群众独特优势,在历次党内集中教育期间组织全市各级代表深入基层一线开展宣讲,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
2.强化党建赋能聚合力,按下服务发展“助推键”
一是发挥代表作用,助推产业高质量发展。产业是经济之本、发展之基。近年来,在党建引领下,市人大常委会围绕全市“20+8”产业集群部署,选取分布集中、优势特征明显、代表普遍关注的行业产业,创新设立了18个市级和若干个区级人大代表履职专业平台。在产业联系点实施“党建+人大代表联系点”工作模式,通过行业和产业联系点,人大代表充分发挥专业特长,聚焦关注的行业产业集体开展视察调研、座谈交流、立法征询等活动,提出代表建议和立法意见,推动解决了一大批制约行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突出问题。二是发挥代表作用,助企兴业为发展赋能。近两年连续以“促进高质量发展 人大代表在行动”为主题开展代表活动月,助力企业解忧纾困。开展“我为助企兴业建言献策”活动,收到571名代表报送的意见建议1114篇、专题调研报告7篇,为市委决策提供参考。开展“助企兴业·人大同行”活动,2000多名代表走访企业逾千家,开展专题调研500多场。三是发挥代表作用,助力绿美深圳生态建设。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2024年深圳人大把推进绿美深圳生态建设主题融入全年代表工作。组织人大代表开展专项视察调研,依托基层立法联系点征集立法意见,修改《深圳经济特区水土保持条例》。通过“认种、认养、认捐”,发动全市四级代表共建“人大代表林”逾万株,以代表合力推动绿美深圳生态建设。
3.党员人大代表当先锋,用心为民履职“解难题”
人民幸福安康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为了办好每件民生实事,一名名党员人大代表举旗帜、亮身份、树先锋,示范带动全体代表深入基层,为民服务、履职尽责。仅2024年7月,在党员人大代表带头下,全体代表共收集群众意见建议3284条,推动解决了2200余件。针对年初由市人大代表票决产生的10项年度民生实事,活动月期间组织人大代表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跟踪监督,确保项目按节点推进。定期举办专题问政会,围绕社康中心建设、养老服务体系等印发市政府办理、与民生息息相关的重点建议,以人大代表问政督促职能部门办实办好,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深圳代表履职获得群众广泛认可,充分展现了助力提升高质量发展的“民生温度”中的代表担当。
项目创新点
1.坚持党建引领,明确工作方向
紧扣党委工作大局,研究制定年度代表工作计划,系统谋划推进全市代表工作重点任务,把党委各项部署全面落实到代表工作中。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市委工作安排,组织代表重点围绕高质量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先行示范区建设、“百千万工程”等开展调研视察,引导代表研究提出议案建议,切实做到党委决策部署到哪里,代表工作就跟进到哪里,代表作用就发挥到哪里。例如今年,围绕中央、省委、市委关于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召开专题会议,并开展了高质量发展专题代表培训班、新质生产力专题视察调研等系列活动,为代表工作把脉定向。
2.创新平台载体,助力中心工作
创新设立“行业产业联系点”,制定《深圳市人大代表行业和产业联系点工作暂行办法》《关于进一步推进市人大代表行业和产业联系点建设的若干意见》,推动深圳行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创新开展“代表大讲堂”,依托16个宣讲基地,创新“调研+讲座+交流”模式,积极探索开展“代表大讲堂”活动,即紧扣党委中心大局选定主题,组织人大代表实地调研察实情、专题讲座拓视野、吸收民意解难题、交流研讨谋良策,为代表们搭建了提升能力、倾听民声、发挥作用的新阵地。创新开通“代表直通车”,与深圳市民生诉求服务平台对接,将代表收集到的民意更加及时、快速、规范地转交相关部门办理,为民生实事办理提档加速。
项目取得的成果
1.代表履职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
通过牢牢把握代表工作正确政治方向,开展履职培训、凝聚思想共识,使得人大代表思想政治素质不断提高,代表履职能力得到全方位增强。通过组织代表深入基层一线宣讲党的理论、人大制度,打通理论宣讲“最后一公里”,特别是党史学习教育、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和党纪学习教育期间,共组织代表6000余人次到基层开展400余场次宣讲活动,代表政治素质得到了全面提升,政治引领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根据“深圳人大代表履职管理系统”统计,每年市人大代表履职超10000人次,平均每位代表每年履职20余次。市人大代表基层立法联系点履职案例获评2023年省级十大代表履职优秀案例,“关于有备而老实现幸福家园‘老有颐养’的建议”获评省人大2022年人大代表建议办理工作十大优秀案例,代表履职获得群众广泛认可。
2.代表平台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
代表履职平台经过不断创新完善,已逐步成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阵地。截至目前,全市建成代表之家80余个,代表社区联络站240余个,各类联系点680余个。挂牌成立市人大代表行业和产业联系点18个,涵盖人工智能、新能源、律师、半导体等重点行业、产业。“代表直通车”自去年8月开通以来,累计收集诉求1200余条,推动解决民生实事1000余件,让高质量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市民。罗湖区部门预算参与式阳光预审等7个案例获评“广东省县乡人大工作创新案例”,龙田街道中心联络站获评首批示范站建设创新案例。《行业和产业联系点发挥代表专业优势》《创新“代表大讲堂”新模式 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等多篇经验材料在全国人大《联络动态》、省《县乡人大工作动态》专刊报道。
3.代表活动品牌得到进一步提升
作为全市四级代表履职的重要载体,深圳人大代表活动月通过聚焦全市发展大局明确主题,围绕省人大主题和市委中心工作确定十大活动,在一个月时间里动员组织代表集中开展专项视察调研、执法检查、建议回头看、专题问政会、创新案例研讨会等专项履职活动,全市各级人大上下联动、四级代表共同行动,形成代表联动履职合力。近年来,活动月期间各级代表年均参加活动5000余人次,接待群众1.5万余人次,推动解决民生实事1000余件,人民日报、人民代表报等各类媒体聚焦活动月年均报道超过1000篇次。代表活动月被评为“深圳市十大法治事件”,经验做法连续多年受到省人大常委会主要领导批示并刊登在省《县乡人大工作动态》进行专题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