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气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兰红平,深圳市人大代表、深圳市减灾救灾联合会会长杨勤,深圳市气象局气象主播周禹
参加《民心桥》特别节目对市民诉求的落实情况
问题一:看到强暴雨危害很大,市气象局能不能提前预警这些极端天气?
3月15日下午受冷暖空气共同影响,深圳市自西向东出现强雷雨大风天气,全市普降大雨到暴雨并伴有 9-11 级短时大风,全市平均雨量31.9毫米,局地最大累计雨量74.7毫米。全市(368个自动站)有14个站记录到10级以上阵风、66个站记录到8级以上阵风,最大阵风32.6 米/秒 ( 11级,宝安区西乡街道细丫岛站)。最大阵风主要出现在南山、宝安、大鹏南澳沿海区域。本次强对流天气过程是我市近十年来(2013年以来,前面没有统计数据)最早的,其风力强度也是我市3月历史同期最大的。本次强对流天气的强度历史罕见,
3月12日、13日和14日(周五)市气象局预报15日利用深圳天气融媒体矩阵有强对流天气。15日中午也多次发布强对流天气下午影响,14:10发布雷雨大风和暴雨黄色预警,14:51升级为橙色预警。提前量大风预警超40分钟,暴雨预警超1小时。
对于高风险天气,市气象局将长远着眼于科技创新提高预报准确率,当前的重点既要强预报,还要强提醒,更要强科普。春季强对流天气,天气尺度小、数值模式能力局限、地形环境多变等因素影响,其突发性、局地性、外界敏感性突出,是一年四季中预报难度最大的,对市民强科普,让市民知道强对流的预报准确率不高,了解强对流的高风险性,还要科普如何场景化使用天气预报。
我们也建议市民综合使用预报预警信息,特别是敏感人群,户外人群,强对流天气是性命攸关的,天气预报准确率是随着时间临近而逐渐提高的,要及时关注短期预报和临近预报,还可以关注深圳天气微博,最及时最新的天气信息都在微博更新,也建议市民可以查询深圳天气APP上的雷达图和云图,将获得最及时的天气信息。
问题二:天文台怎么预约?
天文台在保证自身观测业务不受影响的前提下,向市民实行免费预约的科普参观制度。天文台的观海栈道设有公共区域,前往栈道的公共区域不需要预约,如果未预约到室内参观可以前往公共区域的栈道,也可以见到美丽的风景。目前天文台每天参观名额300人,每周一上午10点开始可预约当周二至周日的开放日,可通过“深圳天文”微信公众号、i深圳APP、广东省政务服务网预约。成功预约后可以参观天文科普厅、天文台望远镜室等。
问题三:深圳气象在低空经济方面有什么举措?
目前深圳市气象局已联合相关部门打造了首个低空经济气象企业集群,已经初步形成了以深城交为准头部、以光恒科技、大舜激光、度风科技等设备厂家为供应链,以美团、丰翼、亿航飞服公司等运营企业为对象的低空气象服务逻辑闭环。主导开展的低空经济气象基础设施建设模型实验、低空气象监测设备技术性能比对一期实验已完成,低空物流、低空快递等场景的气象观测与数据应用等工作已启动。下一阶段将继续在低空经济气象基础设施建设方案规划设计、技术标准制定、示范场景打造、关键技术研发等方面探索,助力气象服务保障低空经济发展。
问题四:遇到暴雨不知道应不应该送学生上学?
深圳市气象局联合市教育局和深圳市应急管理局印发《台风暴雨高级别预警分时段学校防御指引》,当台风黄色、橙色、红色,暴雨红色和强季风红色预警信号生效时,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停课。还在家的学生就不必到校上课。上学、放学途中的学生可以就近到安全场所暂避或者在安全情况下就近回家或到学校。已经在校的学生由学校妥善安置,学校不得让学生自行离校,不得强制或变相要求家长到学校接回学生。具体按照教育部门指引执行。
另外,如果在上学时段发布了暴雨橙色预警,家长发现风雨较大,上学可能存在一定危险时,可以自行把握学生上学时间,并告知学校,待安全隐患消除后再送学生上学。安全第一,学校不会因此对学生做迟到或旷课记录。
问题五、喜欢去东部观星,什么时间去最好?
2024年,市气象局推出“天文观星信号”的新产品,科学预报适合天文观测的时段,深受大家的喜爱。今年会在此基础上推出东部滨海区域天文气象观测信号服务,在东部滨海区域的海贝湾、新大地质公园、杨梅坑鹿咀、西涌沙滩、较场尾等地,设置发布大屏,实时显示当前天文观测信号,不仅提供天文观测信号、天文观测指数,还发布天象信息和当天云、风、能见度、相对湿度等气象要素信息以及萤火虫、荧光海等信息。市民也可以关注“深圳天文”公众号,查看西涌国际暗夜社区观星地图,更好地欣赏美丽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