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深圳尖兵 > 专题专栏 > 民心桥 > 节目列表
第1014期
时间:2025-09-26 17:37:18 信息来源:深圳市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

深圳市科技创新局党组书记、局长张林参加《民心桥》节目对市民诉求的落实情况

 

市科创局直播间照片.jpg


问题一:医科院成立后是不是都由医科院管理,而不是由科创局管理了?如何避免既当裁判又当运动员?

深圳市支持医药领域科技创新的政策主要包括深圳医学科学院出台的“深圳市医学研究专项”、市科技创新局出台的“深圳市重点产业研发计划”以及市发展改革委出台的“深圳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三者互不冲突、各有侧重、相互补充,构建了从基础研究、技术攻关、产业应用、要素集聚的全方位全链条支持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创新发展环境。

“深圳市医学研究专项”(简称深医专项)锚定生物医药的“上游源头”,设立“人才提升型”“前沿探索型”“临床研究型”和“应用转化型”四种类型项目,注重医学人才培养,鼓励围绕重要科学问题,研究疾病发生、发展及转归规律,探索临床诊疗新技术、新方法,开展前沿与交叉研究,鼓励发展关键共性生物技术,从临床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展具有转化前景的科学研究。深圳医学科学院作为深医专项的实施单位,其科研团队不得申报该专项,避免了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

“深圳市重点产业研发计划”锚定生物医药的“中下游”,聚焦重点产业、重大工程和社会民生需求,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协同国家、省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及产业化,护航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攻关项目通常以取得药械临床试验申请许可为目标。

“深圳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锚定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壮大,主要围绕产业化、注册许可认证、应用示范推广、论坛展会活动、特色园区等开展项目支持,以事后补助方式为主。


问题二:今年国家发改委全力支持深圳深入推进综合改革试点,其中就有大力发展科技,科创局在这方面会有哪些具体举措?

市科创局作为市委科技创新委办公室,将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将综合改革试点任务转化为高质量发展实效。

一是进一步巩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加快建立企业研发准备金制度,加快出台高成长性创新型企业支持举措,实施中小微企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等。

二是探索实行更加灵活的新型研发机构管理制度。持续推动新型研发机构在科研管理、人才、经费等方面积极探索新机制。实施顶尖科学家“全权负责制”,构建与国际接轨的科研环境,充分赋予其自主权,以科研“松绑”激发人才积极性和能动性。

三是优化重大科技创新组织机制。探索在更多领域实施“项目经理人制”和“业主制”,实行科研经费使用“负面清单”,扩大“包干制”实施范围,使科研经费在依法依规前提下发挥最大效益。

四是健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支撑体系。持续深化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不断优化科技奖励、收入分配、成果赋权等激励制度。加快推动科技创新种子基金设立子基金。

五是支持重大创新平台载体加快发展。建好建强国家实验室、全国重点实验室、省实验室和深圳市重点实验室等科技力量。


问题三:深圳市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共享平台是一个什么平台?可以如何使用?

1.深圳市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共享平台是市委市政府聚焦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致力于打破科技资源壁垒建立的市级科研仪器共享平台,平台涵盖生物医药、电子电气、化工化学等21个行业领域的科研仪器资源,集聚了公共分析测试中心、冷冻电镜中心等专业科研服务平台及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目前,平台入网的单台价值50万元以上仪器6037台,平台注册用户达27000多人。

2.如需使用共享平台的科研仪器,用户首先需要登录官网(https://irshare.cn/v2/)注册账号,并进行实名认证。然后搜索所需仪器,点击“立即预约”按钮,选择预约类型(机时预约/委托服务)下单,经仪器管理单位审核通过后,即可享受专业服务;如需线下预约,也可以在网站上获取仪器管理员联系方式,直接沟通需求下单。


问题四:未来5年深圳应重点布局的科技突破点在哪里?有没有国际或国内值得深圳学习的案例样板?

深圳正重点布局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

具身智能在全球范围都处于高速发展阶段。特斯拉将在2025年小批量生产Optimus人形机器人,并首先在特斯拉内部使用,目标在2026年实现大批量生产并交付给外部客户。北京举办了人形机器人马拉松比赛、人形机器人运动会、世界机器人大会等重磅活动。上海建立具身智能数据联盟,发布627条任务序列、超400万帧图像的多模态数据集。

深圳在具身智能领域的探索已展现出较强竞争力,2025年3月3日,市科技创新局公开发布《深圳市具身智能机器人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围绕引领核心技术攻坚突破、打造公共服务平台矩阵、营造最优科技创新生态三个方面,细化了18条重点任务。深圳布局建设了光明实验室、福田实验室、广东省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国际先进技术应用推进中心(深圳)等一批具身智能领域的重大平台。连续三年实施智能机器人科技重大专项,支持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发布了人工智能和具身机器人产业基金,首期规模20亿元,重点投资于算法模型、AI+行业应用、机器人关键零部件及具身机器人本体等领域。正在筹备第二届灵巧手大赛,采取“实用竞技+创意挑战”双赛道模式,鼓励参赛团队充分发挥创新想象力,挑战技术难题。


深圳市科技创新局党组书记、局长张林参加《民心桥》节目



分享到: